2018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营收规模达到了5.4万亿元,到2022年将达到7.4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16万亿元。万亿级的市场容量面前,大健康产业还有哪些机遇和挑战,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又该如何建立与完善健康管理的机制?
9月25日,由新京报主办的“健康中国·品质生活——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国家战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嘉宾进行深入的探讨,聚力聚智,为共建良好经营生态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献计献策。
新京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王爱军在致辞中表示,在人民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和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大健康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并进入高速成长期。健康产业的新发展、健康消费的新升级等问题,都是大健康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战略性问题。作为北京地区,乃至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主流都市报和全媒体平台,新京报对国民健康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形态和变化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此次新京报举办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希望能借助媒体自身的影响力,为政府、学者、企业各界人士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深入探讨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为健康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针对目前社会存在的营养健康及产业发展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张兵结合对“健康中国”的理解,指出了食品营养健康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建议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产业的发展应由问题、需求导向向营养、健康导向转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前秘书长唐钧则围绕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定义,指出“以医疗为中心”的传统健康观念存在的问题,强调要跳出“健康怪圈”,正确定义健康概念,健康管理向前,医疗服务殿后。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则以“保健食品产业的韧性”为题,结合保健食品产业所面临的自身问题及外部环境影响,分析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圆桌论坛环节,针对大健康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大健康产业布局、健康知识普及等多个问题,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峰、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及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媒体事务总监张前、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韩波、安利大中华研究开发与技术法规副总裁陈佳等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传统食养服务向营养健康导向转化
●张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
“人们现在对饮食生活的追求比较高,既要美味又要方便快捷,还得起到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和业界拥有更多的创新理念、理论和技术。”张兵说。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使食物环境有了很好的改善。吃得丰富了,吃得有滋味了,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张兵建议,应规范指导满足不同需求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开展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的示范推广,研发健康烹饪模式并开展系统的营养均衡配餐研究,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
“此外,还应适时出台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的控制措施,提出专业合理的食品加工工艺营养化改造路径,控制食物贮运过程中的营养损失,这对今后食品健康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张兵补充道。
在张兵眼中,传统食养服务在今后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他认为,应加强传统食养指导,如制定符合我国现状的居民食养指南,推动传统食养与现代营养学、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开展食养指导,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等。
“此外,还应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推进传统食养产品研发以及产业升级换代。”张兵表示,推动食养产品、配方标准化、产业规模化,建立覆盖全国养生食材主要产区的资源监测网络,这些都是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的重要手段。
跳出“健康怪圈”仅靠健康宣教还不够
●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前秘书长)
“传统观念中,健康不健康被等同于生病不生病,这是一个‘健康怪圈’。当医疗成为人们寻求健康唯一可依靠的路径时,它衍生的问题也许会使整个世界都为之疲于奔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前秘书长唐钧指出,早在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意识到,健康的概念不能以治病为中心,并提出“健康不仅是不生病或不衰弱,还包括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疾病和医疗只占很小一部分。
唐钧强调,影响健康的因素中,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只占8%,还有生物学因素(15%)、社会环境因素(10%)、物理与环境因素(7%)。因此,重点应该在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下功夫,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实际上,大多数人属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这两类群体需要的是健康管理,包括营养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等;少数健康状况不佳的群体才亟需医疗。”
“健康社会学视野下的健康管理,应面向大多数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形成健康管理的国家行动,争取实现全人口、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的美好愿景。”唐钧认为,通过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可以将新的健康理念融入大众生活,并成为国家支持下的健康社会化和社会健康化的社会行动,健康管理向前,医疗服务殿后,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健康效果,从而提高医疗保险覆盖面和承受能力。要实现这一愿景,不能仅仅靠健康宣教,还需要带有一定强制性、干预性的全民健康运动。
政策严管之下保健食品产业充满韧性
●刘学聪(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
保健食品违法营销、虚假宣传等问题长期存在,一些企业游走在监管边缘,尤其是2018年权健事件的发生,让保健食品行业受到重创。随着百日行动的开展,医保药店严控保健食品销售,保健食品管理日趋严格,很多大型企业都在“刮骨疗毒”,对曾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净身”。在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看来,上述事件和行动除了让保健食品产业迎来阵痛期,还可能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甚至革新。
“纵观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史,从未一帆风顺,但一直在坚持,越挫越勇,这就是保健食品产业的韧性。”刘学聪指出,20年来,保健食品产业成绩显著:在被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市场上流通的正规产品达1.6万种,基本满足消费者需求;保健食品生产工厂在不断优化,中国保健食品企业与国际融合交流也在加强。对于整个产业而言,不管外围环境如何变化,并未影响整个产业往前走的目标和节奏。
“任何一个产业在低谷时都会重新整顿,这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刘学聪表示,保健食品行业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代,2018年保健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8.3%,曾经突出的违法添加、造假等现象基本被遏制,虽然虚假宣传仍是行业顽疾,但随着监管趋严、理念转变,这些行为必将会得到改善,“中国保健食品产业是一个蓝海,产业要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走高质量发展路线,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
■ 圆桌论坛
普及健康知识 探索品质生活
人们对品质生活的探索,又会如何影响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决策?怎样看待大健康产业对老年人群的影响?如何普及健康基础知识,引领公众健康消费走出误区……在圆桌论坛环节,各位嘉宾畅所欲言。
关注老年人内心需求
“每个人都会老去,于是就会关心如何养老,怎么看得起病、住得起院。”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全军健康教育专家骨干库成员左小霞表示,日本的蒲公英介护中心和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模式。
蒲公英介护中心,被称为老年迪士尼,可以K歌、泡温泉、插花等。“中心为老年人设计了一个可以存钱花钱的内部模式。例如可以通过给其他人理发赚钱,再进行消费,形成一个小的社会群体,让老年人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动力和价值。”左小霞解释说。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则针对刚退休有活力的老人,他们可选择到养老机构照顾一些行动不便、年纪较大的老人,储存自己的工作时间,将来别人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为他服务,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打造全球健康生态圈
“说到健康,说到营养,就一定离不开食品,因为它是营养的来源。”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中国人均的饮奶量是欧洲的1/3,是亚洲发达国家的1/2。乳制品是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大家对营养健康关注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于乳制品的关注。
张轶鹏指出,伊利集团的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打造全球健康生态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和34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企业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也就是说,随着我们生产经营企业的发展,伊利集团已经实现了全球的合作,我们要打造全球健康生态圈。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所实现的国际化是全球生产要素的整合或者全球行业的合作、协同和共赢。”张轶鹏解释道。
科普教育更要接地气
“面对新消费时代,企业首先是做好自己的产品,产品品质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大多存在夸大宣传的问题,也存在价格虚高、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表示。
在徐华锋眼中,产品品质个性化和接地气的健康科普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保健食品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与人民群众真正的细分需求还有很多差异。比如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针对中青年的产品,针对少年儿童的产品,针对婴幼儿的产品,不应该是‘一刀切’的。如果一个营养产品是广普的,往往作用不会很明显,应该逐渐个性化。”徐华锋指出,现阶段的健康科普教育仍存在问题,科普不仅要科学,更要接地气。如果科普不接地气,即使科学也没有用。
提高消费者健康素养
“很多国人对‘健康’的看法就是‘有病治病’,这是在西方的健康理念指导下做出的健康管理行动。近年来,不少中国古代的医学智慧再度被人们重视,‘治未病’概念迅速被人们所接受。”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媒体事务总监、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前指出,提高消费者的健康素养很重要。
2016年,“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被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张前表示,无限极创立27年以来,形成“养生固本,健康人生”的健康理念,就是依托于“治未病”的传统养生文化,把《黄帝内经》的养生精髓,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养生知识和方法,倡导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四合理”的生活方式,帮助大家“创造平衡、富足、和谐的健康人生”。
行业充满机遇和挑战
百日行动整治、产品注册严格的限制、医保药店的管控……2019年对于保健食品产业来说都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面对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战略战术两手抓。“战略上要坚持干保健食品产业,战术上要摆脱以往野蛮式、营销驱动式的发展,科学规范经营;还要基于市场洞察,进行合理的应变与服务。无论社会怎么变,市场怎么变,在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只要坚持做、用心做,就是最大的机遇。”刘学聪说。
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归根到底还是行业本身和企业自身。“无论是社会监督还是政府监管,只有当我们自身无瑕疵的时候,无缝可叮的时候,我们就只剩下机遇,而没有挑战了。”刘学聪说。
迈入数字化健康时代
“完美已经确定全新的战略愿景,以技术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公司数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智慧健康生活平台、大健康生态联盟平台,努力成为社会健康美丽服务的卓越提供者。”完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完美公司频频与知名高校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完美(中国)微生态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与暨南大学联手,建立“暨南大学-完美天然植物资源院士工作站”等。
“完美将继续利用新技术、新渠道,在数字经济的商业生态中创新发展,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技术贯通客户端,实现‘从外到内’健康服务全流程赋能。不仅要带来优质产品,更要打造健康智能化的平台,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位负责人说。
推动保健产品全球化
2019年,安利(中国)研发中心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林元教授代表项目组合作研究“基于辨证保健的中药复方保健产品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研发平台”建立,共同推进中医药保健产品的标准化、现代化和规范化。“该项目在引领中药保健产品行业标准,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在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安利大中华研究开发及技术法规副总裁陈佳表示。
“近年来,安利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完成了杭白菊的全长转录组遗传信息发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次完成菊属植物菊花全基因组测序的国家。”陈佳表示,积极推动中医药保健产品全球化,向全世界宣传中草药传统智慧和文化是安利一直在做的事情,期待有更多中草药产品逐步推广到全球。
大健康产业大有可为
三生公司深耕健康领域15年,不断加大投入,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好的健康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布,让我们对行业前景充满期待,未来大健康产业将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韩波介绍,基于对健康产业的信心,三生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从一家提供衣食住行的健康产品企业,升级为全生态健康产业集群,通过整合全球产业链相关资源,构建了一个涵盖“健康检测、科学调理、专属保障、精准医疗及养生养老”的全生态链精准健康管理体系。
“我们希望,三生能够在‘自尊敬人、惠己达人’的核心价值观带动下,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更有价值,对社会更有影响的企业。”韩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