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窝在家里懒得动弹大吃大喝,那到现在可没什么借口啦。适量运动,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做好这些方面的好处,奇点糕实在不知道唠叨过多少次了。
如果是有着多种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健康生活的意义就更大了。近期英国学者对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中9万余名患有至少两种慢性疾病参与者的分析显示,坚持健康生活习惯,与慢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延长3.5-7.6年有关。
健康生活习惯包括四个方面,也就是适量运动、健康饮食、戒烟和限酒,其中不吸烟对慢性疾病患者的好处相对最大,如果四条全部达标,那么分别与男性和女性患者的预期寿命延长6.3和7.6年有关[1]。研究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
人到了中老年,慢性病有时候真是想甩都甩不掉。本次研究虽然只划定了36种慢性疾病,但仔细看的话也囊括了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从偏头痛到哮喘,从肝硬化到类风湿关节炎,还有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甚至心衰卒中等等。
总而言之拿这个标准去套,那奇点糕父母辈的人怎么都得有一两种,所以研究的适用性还是很强的。而也正是因为慢性疾病普遍,很多人往往不以为意,在确诊之后仍然改不掉一些老毛病,奇点糕可没少听说“得了肺癌还抽烟”的例子。
与其等到身体出了大问题再后悔莫及,还不如早一点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这比治病可划算多了。就拿研究当中“适量运动”的定义来说,只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就够。
健康饮食的标准也不复杂,只要每天吃5份以上的水果和蔬菜(英国NHS建议成人1份果蔬=80克)这一条而已,控制吸烟就更好理解了。至于控制饮酒倒是国内外一直就有的差异,国外指南认为每周纯酒精摄入量低于112克就算适量了。
根据以上四条的执行情况,研究团队把列入的9.3万余名患者分成了四个级别:很不健康、不健康、健康和很健康组,进行了中位时间达到7年的随访,有1.1万余名患者在随访期内去世,然后研究团队分析了生活方式与患者寿命的关系。
与很不健康组的患者相比,另外三组男性患者相对健康的生活习惯,与寿命延长1.5、4.5和6.3年有关,其中健康和很健康组达到了统计学差异;在女性患者中,三个数字则变成了3.5、6.4和7.6年,都达到了统计学差异。
研究团队还利用同样的模型,分析了英国生物库中没有身患多种慢病的受试者情况,也能得到相似的结论:与生活习惯最不健康的受试者相比,男性和女性受试者生活最健康,分别与寿命延长7.6和6.5年有关。
而对慢病患者而言,过往的生活习惯越不健康,开始纠正生活习惯越早,那么获益就越明显。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开始健康生活什么时候都不算迟,这也是论文第一作者Yogini Chudasama的观点。
这大概就是“上升空间最大”吧
单独分析健康生活的四种要素来看,戒烟是患者生存获益最明显的健康习惯,实现戒烟分别与男性和女性患者随访期内死亡风险相对下降46%和52%有关。获益仅次于戒烟的是适量运动,而适度饮酒的获益与健康饮食差不多。
当然不管是实现哪一种要素,在奇点糕看来都需要时间、毅力和自控力。正好国庆中秋假期连在一起,各位回家走亲访友的时候,不妨把这些好习惯安利给亲友长辈,假期开始试验就挺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