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 陆梓华) 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2019年开展的一项针对上海市中小学200个班级共计578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37.6%的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不被父母认同,47.1%的孩子觉得自已压力很大,33.7%的孩子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不会对人倾诉。与此同时,12355热线接到的来自小学生咨询电话比例呈上升趋势。本周末,上海中小学生就将迎来2020年寒假,除了关注期末考试成绩,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值得家长关注。
这一调查显示,放假期间,12355热线接到的咨询类型中,学业压力、亲子关系、沉迷电子游戏成为“热门榜”前三位。12355同时对家长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42.4%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压力来源于孩子的学习情况,91.8%的家庭希望孩子的成绩在班中名列中上游,69.1%的父亲每周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于12小时,55.3%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感觉到迷茫。对此,12355专家提醒,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的,用爱的语言沟通,给孩子努力的内在动力,并且在孩子犯错时给他们一些思考的空间。面对孩子的期末成绩单,不妨学会“黄金五问”,问问孩子“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如果孩子感觉满意,问问孩子“你打算怎么庆祝?”,而不是“我要奖励你”。因为庆祝是体验到自我满足感后与他人分享快乐,而奖励意味着我们比孩子更有能力,高高在上地评判他,抹杀了自我满足感。如果孩子感觉不满意,给予同情和安慰。千万别再唠叨“我就说你平时得多用功多复习嘛!”这让他体验到的是雪上加霜。不管孩子满意还是不满意,都可以再问问孩子“你觉得跟你以前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或者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可以做什么让下次考得更好?咱们一起来慢慢想吧。”
与此同时,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安全快乐地度过寒假,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未保办也发布了中小学生寒假安全提示12条。其中一项内容即为“学会情绪管理”,建议学生与父母、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多与正直开朗、积极乐观的朋友交往。多微笑,多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开心过好每一天。
1、遵守交通法规。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的,应当紧靠道路右侧行走。横过机动车道时,要在过街设施(过街天桥或地道)或人行横道线内通过,无人行横道线的,则要先看左,再看右,确认安全情况下直行通过。在雾、雨、雪天,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和骑车时看手机、听音乐,不在车辆盲区玩耍。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及共享单车,不坐副驾驶座位。未满16周岁不驾驶电动自行车。
2、安全乘坐车辆。遵守乘客守则,不携带易燃、易爆及其他禁止物品乘坐公共交通。乘车时先下后上不争抢,发现可疑物品,及时报告工作人员,不擅自处置。保管好随身携带物品。乘坐小轿车或大巴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3、安全用电用气。不使用“三无”电器,不在同一接线板上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使用燃气设备应开窗通风并看管,使用后及时关闭。发现火情,及时到室外拨打119。
4、防范流行疾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居家时经常开窗通风。注意营养均衡,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运动习惯。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5、注重自我保护。多去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运动馆、公园绿地等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场所。不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酒吧等场所。不与陌生人交谈,不接受陌生人礼物,不坐陌生人车辆。不擅自进入轨道区间、在建工地、荒地、高压电线附近、停车场、危化品仓库等危险区域。
6、安全文明上网。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低俗不良信息,不发表侮辱欺凌他人言论。增强安全自护意识,严格控制上网时间,不沉溺虚拟空间,不随意添加陌生网友,不单独约见网友,注意个人及家庭信息的保密,不随意上传照片、住址、电话等信息。
7、遵守公共秩序。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打闹。乘自动扶梯抓好扶手,留意前方,注意脚下。遇到人流拥挤要镇定,注意躲避,避免摔跤,不逆人流行走。遇到突发事件不慌张,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或沿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8、防范溺水事件。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小学生去游泳池游泳应有家长陪伴。发现落水者,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施救。
9、遵守烟花爆竹燃放规定。不在外环线以内及外环线以外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10、安全快乐旅行。旅游要选择正规、信誉好的旅行社旅游并签订旅游合同、购买旅游保险。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地区旅游。
11、理性参加培训活动。选择场地安全、培训质量高、社会声誉良好的培训机构。若参加文化学科培训,应查看办学许可信息。坚持短期、小额付费,签订协议,索取发票,确保开票机构与收款方一致、金额与内容符合实际情况。
12、学会情绪管理。多与父母、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多与正直开朗、积极乐观的朋友交往。多微笑,多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开心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