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地处鲁西北平原,辖15个镇(办),1个开发区,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亿余元深入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积极传播健康理念,大力倡导“兵圣故里,健康惠民”健康文化,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能力建设,全面推动健康促进工作快速有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倡树理念健全网络,顶层设计保障工作高效运转
惠民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将健康促进示范县创建作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来抓,纳入县政府重大事项,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卫忠多次到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社区督导工作,多次召开调度会、现场会、推进会,有力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打造高标准省级健康促进县为目标,惠民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创建健康促进示范县启动暨培训会议,制定下发《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33个部门、15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统筹协调、督导调度。成立了4个工作组,开展基线调查工作。将健康促进县创建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38项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明确、细化了县直部门相关职责和任务并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多次赴外地市学习先进经验、邀请上级专家授课和现场技术指导。
开展了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禁毒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等多部门联合行动。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深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各个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在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哨点诊室、县人民医院设置感染病区。建立和完善全县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网络,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发生、流行与蔓延,实现了确诊病例“全治愈”、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突破,保障了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加强措施丰富内容,场所创建营造健康素养环境
利用宣传墙、宣传栏、易拉宝等定期更换健康科普知识、健康素养66条等内容;定期为老年人、育龄妇女、慢病患者等不同服务对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充分利用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健康小屋和健康驿站等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各单位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篮球比赛等活动;开设职工阅览室(阅读角)、设立职工活动室、配备健身器材;制定控烟奖惩制度和控烟工作考评制度,设置室外吸烟区,开展日常控烟巡查监督。每年组织单位职工体检。职工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高。
深入开展卫生环境综合治理,对全县各村路面进行硬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县中医院新院区正在施工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建设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全民健身中心、健康主题公园、口袋公园、体育健身广场等各类民生工程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健康环境。投放城区公共自行车2000余辆,设置置换点近20个,县内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全面建设完成。
开展健康促进企业建设,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主题活动。职业安全教育、职工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把企业职工健康防护作为必备的规章制度之一,加强工人职业防护措施。购置防暑降温设施、急救小药箱等,营造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提升水平强化服务,健康融入群众畅享健康促进成果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全方位推动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将健康促进融入医疗、公共卫生、医院管理等方方面面,开展了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健康促进服务。门诊、住院科室发放健康手册或健康小处方,每季度对所辖居委会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设置健康宣传栏、“沟通园地”板报,作为健康沟通与宣教的阵地;全体职工进行全面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评估。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凝聚力。
建立了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五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任组长、中层管理干部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心理健康疏导小组,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列入学校常态化工作范畴。注重常规健康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丰富学生健康卫生知识,积极开展卫生健康保健活动,做好学生体检和疾病预防。
惠民县2019年以来组织开展健康促进相关的媒体培训会、交流会6次,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糖尿病日等卫生节日、纪念日开展大型主题健康教育活动30余次,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篮球比赛等活动1100多次,发放宣传品2万余份,义诊服务群众4600余人次,累计与23.7万余名居民签订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惠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全县经常锻炼人口率40%,高于省水平21.03%。成人吸烟率明显下降,低于省平均水平20.01%。全县95%以上的学生体质标准达到教育部标准。截至目前创建健康促进医院11个、学校16个、机关17个、企业2个、社区23个、家庭100户。在全县营造出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共享的健康新生态。